又是一篇約稿,前幾天一位朋友讓瑞得聊一聊地勘的相關內容,說實話,思考了好幾天從哪下筆。地勘由于金額不大,一般在10元/平米(項目建筑面積)左右,占比不到1%,因而很少受到關注
但地勘結果是后續(xù)設計的基礎,地勘質量直接影響到項目的安全和成本,的確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點
本文就跟大家聊一聊地勘的相關知識,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參考
題綱
01 什么是地勘
02 地勘方法和技術
03 地勘成本管理
01 什么是地勘
1.1 地勘定義:
地勘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一般可理解為地質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jù)經(jīng)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qū)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
1.2 地勘目的:
查明有無影響建筑場地穩(wěn)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存在的話,評價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
查明場區(qū)的地下水存在類型,水位埋深及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動態(tài)變化基本規(guī)律。提供建筑抗浮設計水位和防滲設計水位建議值。
查明地層成因年代,地層結構特征,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和空間分布的特點, 提供各土層室內外試驗,測試成果及綜合統(tǒng)計結果,分析評價淺層土對結構材料的腐蝕性。
1.3 初勘和詳勘的區(qū)別
地勘分為初勘和詳勘,是由淺及深分階段地進行的
1.3.1 初勘
初步勘查是在場址經(jīng)批準后進行。其目的是全面查明選定場址的工程地質條件,對場地內各建筑地段的穩(wěn)定性和工程地質問題作出定量評價,并為確定建筑工程的形式、規(guī)模、主要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方案及對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足夠的工程地質數(shù)據(jù)資料。
其主要任務是:
① 初步查明場址地層巖性、構造、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水文地質條件及凍結層深度;
② 查明場地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成因類型、分布范圍、對場地穩(wěn)定性的影響程度及其發(fā)展趨勢;
③ 對設計地震裂度為七級及其以上的建筑物,應判定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
④ 對水工建筑物場地區(qū)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進行初查。
簡單的說,初勘是為初步設計提供依據(jù)的
1.3.2 詳勘
詳勘即指詳細勘察。經(jīng)過選址勘察和初步勘察之后,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已基本查明,
詳細勘查目的是補充初勘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使每個建筑物下的地基條件完全明確,以便為地基基礎設計、地基處理與加固、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防治工程,提供設計數(shù)據(jù)和資料,即對具體建筑物地基或具體地質問題進行鉆探,為施工圖設計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質資料對于單項工程或現(xiàn)有項目擴建工程,勘察工作一開始便應按詳勘階段進行)。
其主要任務是:
① 查明場地內的地層結構、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并對地基的穩(wěn)定性、壓縮性及容許承載力作出評價;
② 查明地下水類型、埋藏條件和侵蝕性,必要時還需查明地層的滲透性、水位變化幅度及其規(guī)律;
③ 提供不良地質現(xiàn)象的整、防治工程所需資料和數(shù)據(jù);
④ 判定和查明地基巖土和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中可能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及其防治所需的資料;
⑤ 對水工建筑區(qū)附近的天然建筑材料進行詳查。
場地較小且無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階段。
當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經(jīng)確定,且場地或其附近已有巖土工程資料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直接進行詳細勘察。
簡單地說,詳勘是為施工圖設計提供依據(jù)的
詳細勘察的成果應滿足施工圖設計的要求,所以它應提出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
對建筑地基作出巖土工程評價,并對地基類型、基礎形式、地基處理、基坑支護、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質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議。
02 地勘方法、技術
勘察常用的方式有物探、鉆探和坑探等幾種,應根據(jù)勘察的目的及巖土的特性合理的選擇勘察方式
2.1 物探:
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通過研究和觀測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變化來探測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等地質條件的。
物探是一種間接的勘探手段,其優(yōu)點是較之鉆探和坑探輕便、經(jīng)濟、快速,能夠及時解決工程地質測繪中難于推斷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質情況,所以常常與測繪工作配合使用,其又可做為鉆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輔助手段
常用的物探方法有直流電勘探、交流電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聲波勘探和放射性勘探等
2.2 鉆探
鉆探是使用鉆機在地層中鉆孔,以鑒別和劃分地表下地層,并可以沿孔深取樣的一種勘探方法(喜歡看盜墓小說的,可以參考“洛陽鏟”),鉆探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的了解地下地質情況,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鉆探是工程地質勘察中應用*為廣泛的一種勘探手段,可以獲得深層的地質資料
2.3 坑探
坑探是用人工或機械方式進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觀察巖土層的天然狀態(tài)以及各地層的地質結構,并能取出接近實際的原狀結構土樣
2.4 勘探方法的選擇
對于開發(fā)項目來說,物探只能做為參考、輔助手段,不能直接做為初步設計或施工圖設計的**依據(jù)
鉆探比坑探工效高,受地面水、地下水及勘測深度的影響較小,故廣為采用
但鉆探也有不易取得軟弱夾層巖心和河床卵礫石層樣品,鉆孔葉不能用來進行大型現(xiàn)場試驗,因而,有時在關鍵部位還需要采用便于直接觀察和測試目的層的平洞、斜井、豎井等坑探方式
2.5 超前鉆
地質勘測中還有一個常被提起的工作,“超前鉆”,很多朋友對超前鉆的概念及作用不太清楚,在這也進行一下介紹
超前鉆屬施工勘察,當基樁挖到持力層時,為查明基樁持力層下不少于5米范圍內有無軟弱夾層、空洞等不良地質作用而進行的勘探鉆孔勘察。
主要是針對巖溶地區(qū)基樁,在成樁之前采用鉆探方法查其樁底基巖情況,基本上是一樁一孔、大樁多孔。一般是在樁設計圖出來之后,挖樁到位,倒砼之前進行。一般地層可以選點進行勘察,巖溶地區(qū)*好每樁勘察。
03 地勘成本管理
地勘成本管理應關注兩方面的成本,一是地勘工程本身的成本管理,二是地勘成果帶來的成本影響管理
3.1 地勘工程直接成本管理
地勘工程由于其造價不高,因而不是傳統(tǒng)成本控制的重點,很多人對地勘直接成本不是很重視,因而對地勘直接成本了解不多
地勘工程直接成本可以從三方面進行管理
3.1.1 勘察單位選擇
市面上的勘察單位不少,對于房地產開發(fā)項目來說,總收費原本就不高,勘察單位的經(jīng)營壓力導致很多勘察單位低價中標,為了匹配報價,實施人員的整體水平素制普遍不高,經(jīng)驗不足,且往往為了控制成本采用少打孔,淺打孔的方式,導致地勘結果與實際偏差較大,這往往會對后續(xù)的設計工作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而,建議在地勘方面不可太省
3.1.2 地勘工程量
地勘的工程量以鉆探為例,主要受孔數(shù)和孔深的影響,即工程量=孔數(shù)*孔深
鉆孔數(shù)量
在勘探點平面布置圖里有取土孔、標貫孔、靜探孔、探井、鑒別孔、波速測試孔等等,控制孔對應一般孔,技術孔對應鑒別孔,控制孔可以是技術孔也可以是鑒別孔,同理,技術孔可以是控制孔也可以是一般孔,但有一點,作到控制性鉆孔滿足取土孔總數(shù)量三分之一的要求,具體數(shù)量可可以參考一下區(qū)域資料
布孔方式一般是沿建筑物基礎的中線和交點處布置,這也是校驗鉆孔布置是否合理的依據(jù)之一
鉆孔深度
孔深和建筑物基礎寬度有關,具體孔深=鉆具總長-機上余尺-機高
3.1.3 現(xiàn)場實施
地勘現(xiàn)場弄虛作假的情況比較多,只要甲方不在現(xiàn)場量孔深,勘查方提報數(shù)據(jù)經(jīng)常摻水分。
因而安排旁站,現(xiàn)場核實數(shù)據(jù)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建議晚上不要讓勘查方擅自終孔,*好在甲方的監(jiān)督下起鉆,一定要在有旁站的情況下要求勘察單位終孔量孔深,這樣會節(jié)省不少成本
3.2 地勘工程間接成本管理
應該說,地勘直接成本對一個開發(fā)項目的影響不大,設計環(huán)節(jié)卻會影響建安成本的70%,而地勘數(shù)據(jù)做為設計工作的基礎輸入條件,自然對成本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對基坑邊坡、基礎以及地下室等與土體有關部分的成本造價將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現(xiàn)在常見一些勘察單位向甲方提交偏于安全甚至過于安全的勘查成果,導致后續(xù)的設計結果也會過于保守,這對成本控制自然是非常不利的。因而要做好對勘察報告的審查
勘察報告中影響成本的關鍵參數(shù)主要有三個:
3.2.1 抗浮設防水位
抗浮設防水位指為滿足建設工程基礎抗浮設防安全、抗浮設防設計技術經(jīng)濟合理的需要,根據(jù)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的長期觀測資料和區(qū)域的地區(qū)經(jīng)驗,預測建設工程基礎在施工期間和使用年限內可能遇到的地下水的*高水位,用于設計按靜水壓力計算作用于建筑工程基礎的*大浮力的水位
對于抗浮設防水位的確定要關注幾點:
① 抗浮設防水位不是工程所在位置的常年*高水位,更不是勘察期內的當前水位,而應綜合分析歷年水位地質資料,根據(jù)工程重要性以及工程建成后地下水位變化的可能性確定抗浮設計的設防水位
② 只考慮施工期間的抗浮設防時,抗浮設防水位可按一個水文年度的*高水位確定。也可以按勘察時實測的場地*高水位,并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導致地下水位可能身高的因素,以及結構自重和上覆土尚未施加時對地下結構的不利影響等因素來綜合確定。
③ 建筑地下結構臨近江河湖等大型地標水體,并且與本場地地下水由水力聯(lián)系時,可按地表水體百年一遇的高水位及其波浪雍高,結合當?shù)氐叵屡潘芫W(wǎng)等情況,并根據(jù)當?shù)亟?jīng)驗,綜合確定抗浮設防水位。
對于城市中的低洼地區(qū),則應根據(jù)特大暴雨期間可能形成街道被淹沒的情況確定。對南方地下水位較高,地基土處于飽和狀態(tài)的地區(qū),抗浮設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平的高程。
④ 當建設場地處于斜坡地帶,地下室或其他可能產生明顯水頭差的,地上的地下室。進行抗浮設計時應分析地下水滲流在地下室底板產生的非均荷載對地下室結構的影響。
3.2.2 建筑場地類別
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2008版GB 50021-2001、3.1.2 根據(jù)場地的復雜程度,可按下列規(guī)定分為三個場地等級:
一級場地(復雜場地)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級場地(復雜場地):
① 對建筑抗震危險的地段;
② 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fā)育;
③ 地質環(huán)境已經(jīng)或可能受到強烈破壞;
④ 地形地貌復雜;
⑤ 有影響工程的多層地下水,巖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質條件復雜,需專門研究的場地。
二級場地(中等復雜場地)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二級場地(中等復雜場地):
① 對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② 不良地質作用一般發(fā)育;
③ 地質環(huán)境已經(jīng)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壞;
④ 地形地貌較復雜;
⑤ 基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場地。
三級場地(簡單場地)
符合下列條件者為三級場地(簡單場地):
① 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 度,或對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② 不良地質作用不發(fā)育;
③ 地質環(huán)境基本未受破壞;
④ 地形地貌簡單;
⑤ 地下水對工程無影響。
注:
a 從一級開始,向二級、三級推定,以*先滿足的為準;第3.1.3 條亦按本方法確定地基等級;
b 對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險地段的劃分,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的規(guī)定確定。
可見對建筑場地類別的判斷直接影響其結構類型、結構含量等,因而要特別關注對于建筑場地類別的判定,除地勘單位地勘報告中判定的場地類別,還需要對標周邊項目的地勘信息,及時發(fā)現(xiàn)對建筑場地類別評判過高的情況
3.2.3 天然地基巖、土特性指標
地下巖石、土的承載力不同,直接影響基坑支護、地基處理、地上結構形式等,因而是審核地勘報告的重點之一
做為建筑地基的巖土,可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等,具體的巖土劃分可參見國家相關規(guī)范
3.2.4 管控措施
以上三點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特別是地下室部分的結構成本指標。甲方應會同有關技術部門進行詳細研究,另在勘察開始階段,建議建設單位應在勘察任務書及設計任務書中備注如下要求:
① 有地下室時勘察方案需考慮滿足基坑支護設計要求。
② 同一項目分期開發(fā)時,其地質勘察應該同時滿足遠期與近期工程開發(fā)的要求。
③ 需進行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在進行地質勘察時,應同時考慮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的要求,并將地質勘察鉆孔作為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所需的工程鉆孔,重復利用。
④ 布置勘察孔時,應結合地下室(有地下室時)范圍、標高、層高綜合考慮,確定孔距、孔深,以及控制性孔與一般性孔的數(shù)量比例。
⑤ 當?shù)叵率矣锌垢⌒枰獣r,應明確要求提供設計抗浮水位。
⑥ 對地質報告,設計單位應認真審閱,并應對地質報告內容及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完整性提出意見并及時反饋給甲方。
總結
地勘是項目開發(fā)初期必須進行的工作,雖然地勘工程造價不高,但其對后續(xù)設計成果的影響非常大,對部分分部分項工程的設計成果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因而對于地勘工程,不能因為其直接成本不高就聽之任之,應該把成本管控前置到地勘階段,以得到更優(yōu)的成本結果。
來源:有得管理分享匯(UDUC_management)